汉国往事第二部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天依拿起这几张写得满满当当的信纸,从开头部分开始读。乐正绫用手托着脸颊,坐在一旁听信。

    “左内史说,这些天在迎新岁,但是自己已经托下僚找到了渭北的一个大社。那个社土地平坦,人不少,土地也不少。”

    “为什么是渭北,左内史有说么?”

    天依继续看信纸:

    “因为左内史的辖地主要在渭北,渭南他能管到的地界不多。而且左内史的控地里面,渭北的大片农田多了去了,又接近几个陵邑,也比较接近商路。它和城市近的话,方便试很多东西,比如购进城里的粪,施来肥田,离陵邑或者其他县邑近就能减少交通成本。再就是购买苜蓿,那也方便许多。”

    “也是。”

    “那个社主要聚居的是一姓的人。”天依抬起头,“姓高。”

    “高老庄。”乐正绫笑了笑。

    “还不止是庄。这个高家,我为什么说是一社呢?因为靠里、乡、亭这种是无法将它们囊括起来的。都不完全吻合。这个高家的居民在渭北靠近高陵的地方有一个集中的分布,人众至少上二千的,不是个小数目。要说里吧,小了;要说乡吧,又没有乡那么大。亭,又是个治安单位。”天依道,“很复杂。”

    “那乡和里总归要跟他们收租税,统筹建设,这怎么办?乡里可是地域单位。”

    “左内史已经帮我们打听过了,就左内史在信里写的信息,阿绫,我们知道文明就是从血缘到地域形成的,但是中国滑向地域国家的过程中,有很多氏族公社并未解体,而是在新社会中继续存在了下去,甚至以至于我们小时候,南方还有很强的宗族势力。”天依轻轻拍着白纸,“现在我们是在两千年前见到了它的渊薮——地域国家的统治并没有完全代替血缘氏族。阿绫,你去过那么多村子,对这个应该也有体会。”

    “我和祁叔前年逃难的时候,光顾着躲兵了,路过一个又一个村庄,没有详细了解这个面貌。”乐正绫支着手,“意思是,当地的租税,兵役之类的,再到平时的生产,主要靠那个高家的家族来做?”

    “是。只不过呢,朝廷账面上的数字,还是以乡里为单位的。但实际上县官在那组织物资人力的时候,主要靠的是同族长协作,乡里这种区划只是一个形式,比如里务就由各自家族的代表分别承担,两边两拨人马,各自行政了,再合成一里的情况。这和我们现在的乡政府、村书记之类的还不一样。”

    “家族的力量有这么大?”乐正绫沉吟道,“好像也是。”

    “然后这个村社是什么情况呢,它的土地当然是国家所有的——这是政治正确。天子享有一切。在官面前他们也会这么说的。左内史还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当然他主政河南的时候应该也接触过很多这种事实上的血缘氏族单位。所以他写了,排除名义上朝廷所有,它的土地还有一个名义,就是家族所有。那每个姓高的人,都是这高家的族人,这家族就有列祖列宗,原先筚路蓝缕的那群人,还有列祖列宗的代理人,就是现在的族长,比较年长。”

    “所有人的土地都是这个家族名下的?那个人呢?”

    “当然,这也是个名义。”天依继续读着信,“虽然左内史没有说这是名义,单说这些土地都是家族享有的。但是他提到,这些土地平时就是分给各家各户去种的,各家自负农具。这又接近事实上的小农经济了。如果再过一段时间,这个家族氏族若能解体的话,那这个村社就建立了小生产者私有制和小农经济,受地域行政单位的管辖而非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