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谜城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塔子第一层的内墙也全是白色木料棺材垒起来的,地面也是洁白的一片大理石,若不是有那些琳琅满目的金银珠宝在映衬着,这里面完全就是一片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

    在洁白的地面上,好像有一个大大的字,字体通身漆黑,李子木走上前去仔细一看,是一个大篆体的“天”字。仅仅写一个“天”字在这里有何用意呢?这肯定不是设计者想要表达的全部内容,于是李子木拖开了摆在地上的那些箱子和金银珠宝,地上的秘密终于露出了全部的真容。

    “天下独白、唯我独黑”地上是八个黑色的篆体大字,在这八个字上面,还画了一本书,除此之外地上再无其他一丝有用的信息。

    在塔子进门的正对面,有一个长长的案几,案几上面放了一本书和一支笔,左右两边也放了两排整齐的案几,所有的案几后面都有一个厚厚的垫子,好像是专门用于跪坐的。如果不看这满屋子的金银财宝,这里面完全就是一个讲学或传道的场所。

    塔子里面靠墙的地方也有一个螺旋上升的阶梯,李子木来到阶梯旁边,准备沿着阶梯而上,去把整个塔子看个仔细、看个明白。

    塔子的第二层与第一层截然不同,里里外外全是纯黑色,没有其他一丝的杂色,连地面都是全部用黑色的棺材拼装而成的,地面中间的棺材盖子上画着一把古剑,古剑上有三个篆体大字“墨雪剑”,剑的下面还有八个篆体大字“非攻大师,阴楚攻宋”。

    而这周边的环境,却比先前复杂了许多,靠近塔子内壁的地方有一段低矮的城墙,城墙上面还有城垛,上面还有一些泥塑木雕的小人,像古代的士兵一样,手执武器在城墙上守城,城垛后面还有强弓硬弩,擂木炮石等一系列的守城工具。

    城墙外面,有大量的士兵,推着冲车,架着云梯,越过护城河,向着城墙冲去,这完全是一个典型的古代城市攻防战的场面,只不过是缩小型仿真版的。

    从第二层以上,塔身通体漆黑,感觉就像一段烧尽了的木炭一般,除了塔身越来越小,中间的画和字不一样而外,其他再无特别之处。

    第三层正中间的棺材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盾牌,盾牌下面也有八个字“报君恂城、慷慨赴死”。

    而塔内的一角,有一段残破的城墙,城墙内外倒伏了不少泥塑木雕的小人,那些小人身上伤痕累累,残肢断臂随处可见。城外的敌军依旧虎视眈眈,凶残异常。残破的城墙上,只有几个人还在坚守,看来城破人亡的结局是无法改变的了。

    第四层正中间的棺材上画了一个大大的毛笔,毛笔下面八个字为“缅怀先贤,传承遗志”。

    塔内仿佛是一个大大的工房,里面有很多的工匠,他们在按照图纸和制作一些工具,有用于农业生产的锄、犁、耒、耜等器具;也有杠竿、滑轮等工业生产的简单机械;还有撞车、叉竿、飞钩等多种守城器械。

    第五层正中间的的棺材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鬼头大刀,鬼头大刀下面八个字为“法不容情,大义灭亲”。

    而在棺材旁边,有两个身强力壮,打着赤膊的鬼子手,按着一个年轻人的头颅准备行刑,帝边站着一个身形高大的长者,拿着一册书简,像是在宣读年轻人的罪状。

    那长者的表情看上去十分的复杂,好像眉宇间流露出一付痛心疾首,懊悔异常的神色,同时身上体现出又一种秉公执法,铁面无私的凛然之气。

    ……

    到了第十层以后,字体一下子全部变成了隶书。其实在我国五千年灿烂攸久的历史文明中,文字字体的演变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据史书上记载,仓颉造字以前,人们只能用一些特殊符号来替代文字的功能和作用。而商代用的文字字体是甲骨文,周朝用的字体是金文。秦始皇灭六国之前,各国的货币,文字,度量衡都没有统一,当时秦国官方使用的文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成的大篆体,而其他国家使用的字体更是五花八门,什么样的字体都有,但是使用大篆体的国家还是占大多数,所以大篆体也算是春秋战国时期官方文字的主流。

    而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后,他便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工作,当时官方统一使用的文字是小篆体,所以李斯也被称为小篆体之父。而汉代以后,官方统一使用的字体则是隶书,魏晋时期官方使用的字体是楷书和行书,唐代则使用的是草书,到了南宋初年,奸臣秦桧自创宋体字以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