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边郡商界的风气可想而知往往就是不服就干风格与中原地区迥然。相比之下,陇西那边到底离长安近,风气还收敛了一些,换成云中、定襄这些地方,就更狂了

    匈奴人、其他商队、匪贼很有可能就是其他商队假扮的这些都藏在高高的草丛中,随时准备着偷袭因为谁都不缺武装的关系,打起来并不输于一次军队的小型遭遇战

    如果不是在一望无际的草原运货,而是在边郡半公开半地下存在的贸易区进行贸易,安全性会不会高一些呢

    想太多了实际上这更加危险

    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虽然是法外之地,但这么大的草原,想要碰到人本来就很考验运气了。恰好被埋伏到了,如果不是被人算计了、内部有内鬼等等,那就是运气太差

    国家对对匈奴贸易这种事向来是不支持,但也从没有真正禁止过。前者倒不是因为经济问题,防着金银外流之类的问题,考虑到此时大汉的商品在匈奴很受欢迎,这种贸易其实是大汉赚了。这存粹是一个军事问题、政治问题天知道这些大汉商贾泄露了多少情报出去,甚至不少人还做过带路党。

    任何时代的资本家都是一个德性,只要利润足够,就敢于践踏人世间的一切法律和道德良知。

    更何况这个时代连民族的概念都没有兴起,受过国家好处的士大夫、军人对国家还有一定的忠诚度可换成是普通老百姓、商人,他们还真不一定对国家有足够的感情这一点上和现代人的思维很不一样,这也是陈嫣生活在这个时代时渐渐明白的。

    至于为什么没有禁止对匈奴贸易,一方面是这其中的既得利益者在发力,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了政策实施。另一方面,,情报啊、带路党啊,这种事情都是双向的大汉有商人如此,难道匈奴那边就没有人如此吗

    说实在的,大汉还算初步建立起了国家认同感,可是匈奴呢,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很多人以为匈奴就是一个民族,有着共同的传统,共同的文化信仰这话是对的,但又有一点儿问题。

    其实匈奴是许多个部落的联合,有的时候一个部落与另一个部落之间的生活习性差异极大日子好过的时候一起一致对外,收割外部财富,比如他们就一起愉快地打了大汉,打了月氏,打了一干中亚国家,然后借此赚的盆满钵满。

    然而日子不好过的时候,靠打了对方续命,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所以在对匈奴贸易中,大汉方面也通过贸易从匈奴贵族那里搞到了不少情报,发展了一大批带路党这些匈奴贵族卖起同胞来往往比大汉的商人还要干脆因为他们是完全没有国家观念、民族观念的,匈奴就是大家联合起来做各种事的组织而已。

    特别是这些小贵族,在哪里讨生活不是讨呢若是大汉开出的好处多,他们倒向大汉在他们的思维习惯里实在没有任何问题。所以边郡的军队成分很复杂,其中本身就有不少事匈奴人领导的匈奴部队。

    这种情况下,贸易区是半公开半地下存在也不奇怪了

    这里表面上只是边郡一处买卖大汉和匈奴各种特产的集市,实际上许多商铺背后都是做边贸的大商人懂得其中关窍的人可以通过暗语、信物之类的人找到背后的人,谈妥边贸生意。

    钱被人骗,货物才出就被人劫相比之下,谈生意时的各种陷阱,那都算是温和的了。

    因为贸易区有地下属性的意思,真的出了什么事也无法寻求官府的帮助官府不见得不知道其中的隐情。只是控制着边郡行政的是深深扎根于此的边郡低级军官整体,他们早就被买通了个彻底对这种事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和这么一群说是商人,又是土匪的群体斗,交通号是早做好了心理准备的。然而真等到实际进行边郡攻略的时候才发现,还是低估了其中的麻烦

    quot

    quot

章节目录